信息来源:专家咨询 发布日期:2017-03-29
暴发性出血病的防治
近期,我们技术指导员在指导泥鳅示范户过程中,发现各塘口泥鳅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病,并伴随着肠炎、烂鳃、水肿、体表溃烂等不同症状,且有不断发展的趋势。如果不加以防治,将给泥鳅养殖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。我们在诊治过程中总结了一套“1+2+3”的防治方案,即一次杀虫、二次消毒、服三种内服药,效果较为明显,现介绍给其他养殖户,以供参考:
暴发性出血病形成的原因:暴发性出血病又称为细菌性出血病、败血症,是由鲁克氏耶尔森氏菌、嗜水气单孢菌、弧菌等病菌在不同时期感染发病,此病发展的事宜水温是:15—23°C,20°C左右最甚。病症表现复杂(表现为内脏和体表充血,或皮肤溃烂、水肿等症状,也有的无明显症状)流行期较长,危害严重等特点。
防治方法:
1、一次杀虫
先确诊有无寄生虫,如有寄生虫一定要先杀虫。杀虫药可选择百虫克700毫升/亩.0.5米、指环净100毫升/亩.0.5米、双杀锏100克/亩.0.5米等,根据寄生虫的种类不同,选择不同的杀虫药。
2、二次消毒
第二天消毒,消毒药要连用2天,消毒剂可选用强碘500毫升/亩.0.5米、杀菌红150-200毫升/亩.0.5米、菌毒必克150-200毫升/亩.0.5米或季铵盐络合碘300毫升/亩.0.5米等。
3、内服三种以上抗菌消炎药
在杀虫或消毒的同时,内服三种以上抗菌消炎药,如:(氨苯尼考3克+出血康2.5克+四黄粉2.5克+Vc2.克)/公斤饲料,每天2次,连服3-5天。也可选用其他灭菌内服药代替。总之,要有几种药剂合用即可。
在发病和用药期间,严格做到不要大量换水,以免造成病情加重,死鱼增加。
总之,坚持以防为主,防重于治,做到早发现,早治疗,对症下药,严防病原的传播。
。